首页 > 清新学堂 > 版画语言的构建与拓展
  • 版画语言的构建与拓展

  •   版画家从事版画创作的语言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可以用各种材料适于制版的形象表现。从这方面来说,在我们身边的好多非版画材料是我们版画可借鉴和运用的重要方面。如何是非版画材料改造进入版画的表现语言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版画家探讨的课题。同时应该指出的是,版画的绘画性从版画的个性形态来说于一般的架上绘画有本质的区别。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版画二维平面的艺术,版画的完成形态是通过版的套印出现在呈现物上的。色彩,线条是平的,没有笔痕的起伏变化,形态的层次,调子和色域变化是通过不同的版重叠套印出来的。所以从形态上来,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它不可能像普通绘画那样在制作过程中不断修改,附加地表现直到作品完成。也不应该用绘画的效果苛求它。观赏者的审美接受与心理期待也是按照版画的规则进行的。版画要求版画家在制作是必须有一个“效果预见性”,即在正稿形成之前对画面作出的各种造型和色彩进行反复推敲。而版画的“平面性”和“套版印刷”表现对象的层次变化和色彩变化就要求版画家对客观物象需作更多的简约,概括处理,造型语言要更加凝练。每一块色彩,每一个造型都应经得起推敲和具有视觉张力,达到多一笔则嫌过之,少一笔则视觉不足为之上乘之作。

      版画家以版画材料从事创作的主体思维方式及创作活动,是能动地运用版画材料并最大地发挥其功效的过程。版画家从客观世界的观察感受上升到材料化的艺术语言,其相应的审美方式和思维特点归纳起来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按照版画媒介的功能从造型角度根据所表现物象的形体外部特征进行调控,进行一定程度的“平面化”处理,以外表的明确特征把握对象,忽略或无视物象的细微层次及形体的细枝末节。对物象根据需要,做一定程度的结构,造型强化并伴随着想象成分,正如马蒂斯所言,画家是把客观物象按照规则的需要“翻译”进入到画面中。

      二、从色彩来说,随着造型的简约和一定程度的平面性,色彩就不能完全遵循写实的原则,对丰富细微变化的自然界色彩需做一定程度的色相,色度,色阶,色域的平面处理,可不按照物象的固有色,环境色法则,甚至进行换色,形色分离重构等方式,以强化主观情绪色彩,表现主题的意向和情绪倾向。

      我们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从版画家主体意识与客观物象碰撞交融,产生审美感受,以媒介的规则进行筛选,综合进入艺术构思,形成材料化语言思维,这种链式的关系可以反复循环,最终形成艺术创造运作的生命——作品。

      这种循环反复流动思维状态,是符合艺术家心理创作活动的。它表明在艺术家的创作中,从客观物象的感受的到作品的诞生是不断升华的思考和认识的过程。我们提出材料对于版画家在创作中对审美感知的影响,并不是说版画家在客观世界面前一次就看到了完行版画形态,而是看到了或寻找到了这种因素,产生创作冲动。从最初的感受,审美活动到艺术语言(材料化的语言)的锤炼和构建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认识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递进与反馈,版画家在不断反馈在创造过程中,形成个性特点,逐步找到适合于版画材料载体的传达语言,形成了材料化的语言思维。对审美信息的独特感受加上独特的个人表现样式,导致了版画作品的诞生。从艺术家主体思维活动的审美感受到艺术的创作活动的整个相互制约的链环中,阻断任何一个环节,创作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例如,阻断“审美感受”这个环节,离开了实际生活的感受,离开了间接生活资料或离开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艺术家的头脑在一片空白中是不可能有艺术思维活动中,进而也就不可能有艺术生命的诞生。在创作中的各个环节都是进行双向交流,相互牵制的过程,而且无论是对客体世界的选择还是对主观世界的梳理,都是伴随着材料的参照和“过滤”,使其表现的母体按照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得到强化和放大。郑州平面设计培训显然材料化的艺术形象似乎越来越与自然界的物象产生了“距离”,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系统和性的存在关系。正如郑板桥笔下的毛竹使我门感到栩栩如生,神采飞动,而它的确又与客观对象不同。正是这种“距离”显示了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上升到艺术创造性的表现层面。它实际上是通过特定的媒介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艺术家对客观事物莫一层面,某一角度繁荣审美认识并融入艺术家本人的情感和精神。艺术的活动目的和价值不在于仔细准确地复制一个客观物象,而是在主体的创造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碰撞与选择,交融,以一定的艺术材料为手段,创造出版画家以版画材料从事创作的主体思维方式及创作活动,是能动地运用版画材料并最大地发挥其功效的过程。版画家从客观世界的观察感受上升到材料化的艺术语言,其相应的审美方式和思维特点归纳起来有两个主要方面。

  • 本文TAG关键词: 版画语言 构建 拓展 随机推荐:
  • 上一篇 上一篇:3DSMAX基本操作
    下一篇 下一篇:壁柜的设计与搭配知识